牙科知識人人須知(119)什麽是牙周病?
上面三期我們討論了如何提高口腔衛生:怎麼用牙綫,什麽時候用它,不用它會產生什麼後果。不認真刷牙,不用牙綫,容易形成牙菌斑,我們容易得蛀齒和牙周病。對於老百姓來説,前者好理解,反正有個蛀洞,有時有牙痛,至於牙周病,不是很清楚,早期不痛不癢,摸不著,看不見。那末什麽是牙周炎呢?
上一期我們開始談起牙周病是牙齦炎和牙周炎總稱,兩者共同點是牙齦紅腫,刷牙時出血和口臭。不同之処,牙齦炎是疾病早期表現,而牙周炎則是晚期。圖一顯示兩顆下前牙之間的正常牙齦(粉紅色),牙齦末端銳利(單箭頭),儅牙齦發炎(牙齦炎和牙周炎,圖二,圖三)時,牙齦紅腫(紅色),牙齦末端變圓鈍(有點胖乎乎的)。圖二圖三黃色代表牙菌斑和結石,它們是不認真刷牙,不太用牙綫的後果。圖一至圖三雙箭頭表示牙齦溝的底部,牙齦炎時牙齦溝底部位置並沒有改變,但是牙周炎時牙齦溝底部向深部遷移(雙箭頭,與圖一圖二相比),也就是牙齦溝(單箭頭與雙箭頭之間)加深,這時它被稱爲牙周袋。正常人和牙齦炎病人牙齦溝2-3毫米,牙周炎病人牙齦溝(牙周袋)3毫米以上,甚至十幾毫米,局部衛生更難維持,刷牙時甚至吃飯時牙齦會出血,口臭更明顯了。牙周袋加深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,因爲在牙周袋加深過程中,牙齒周圍的骨質(牙槽骨)發生吸收(減少),牙齒就開始鬆動。讓我們利用圖四至圖六解釋牙槽骨吸收問題。
圖四是圖一的放大,顯示正常牙齦結構,牙齦深部是牙槽骨(黑色),環形包繞牙齒。牙齦炎時(圖五)牙槽骨沒有明顯的變化,而牙周炎時(圖六)牙槽骨好像被蟲子吃掉似,發生水平和或者垂直性吸收,牙齒逐漸鬆動。
我們區分牙齦炎和牙周炎的目的是前者是牙周病的早期,經過治療牙齦能恢復正常,而牙周炎是疾病的晚期,病情嚴重,需要反復多次徹底的治療,但是治療也難於讓牙齦完全恢復正常,不過治療后病人生活還是正常的,還能咬東西。有時兩者的鑒別有困難,需要醫生認真檢查,全口測量牙周袋,拍全口X光片,看看牙槽骨是否有吸收,兩种檢查缺一不可。馬馬虎虎檢查勢必耽誤牙周病診斷和治療,晚期治療效果不好。下一期我們討論牙周病治療。
魏心牙科博士Xin Wei, DDS, PhD, MS 2007年3月31日